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子棠醫生表示,同屬肺癌個案,但腫瘤特性不同,治療方向亦大有不同,「如果患者屬於中年女性、從沒有吸煙習慣及已擴散的晚期肺癌患者,醫生更會特別留意她們的腫瘤細胞是否有出現腫瘤基因特變,例如EGFR、ALK、ROS-1等腫瘤變異基因,以便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劃。」
標葩藥物治療EGFR基因突變肺癌成效佳
在多種與肺癌有關的基因突變當中,EGFR基因突變可說是最為常見,「針對這類型個案,醫學界早年引入了針對性的標靶藥物,可抑制腫瘤變異基因,其治療效果及整體存活期較使用一般化療為佳。」
陳子棠醫生解釋,標靶藥物可以針對性地抑制腫瘤接受生長訊號,因此相對有效。「隨著科技發展,針對EGFR腫瘤變異基因型肺癌的標靶藥物更愈來愈多,即使患者對其中一種標靶藥物的反應未如理想,仍可考慮其他藥物及治療,為他們帶來新希望。」
陳子棠醫生引述不少國際研究指出,傳統及新一代EGFR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相若,另外亦有正在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,如患者的EGFR腫瘤變異基因包括Exon 19 Deletion變異的話,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成效可能更為理想,但仍需要更多數據進一步確認。
輔助藥物可紓緩藥物副作用 保生活質素
至於患者最憂慮的副作用問題,陳子棠醫生則表示,現時醫學界治療癌症患者時,致力延長患者壽命的同時,亦著重患者的生活質素,因此醫生在選擇藥物時亦會考慮患者的生活需要。「舉例說,新一代標靶藥物較少引起皮疹問題,對於一些在職患者來說,是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。不過,有關藥物或會引起肚瀉、口腔潰瘍等,幸而有不少輔助藥物可以紓緩情況。」
他鼓勵患者如於服藥後有任何疑問,應與醫生商討,以便及早調校藥份,平衡藥效及副作用。
由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製作、方健儀主持的《肺癌狙擊手》,邀請了多位臨床瘤科專科醫生,為觀眾揭開肺癌的面紗,並介紹最新的治療方案。
資料來源:www.hksco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