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世近十年的標靶治療,可以針對性對付癌細胞,但卻不是每個病人也適用。
除了病情嚴重性之外,也要檢測癌細胞的基因是否有突變,例如EGFR(epidermal
growth factor receptor ,表皮生長因子受體)基因突變,若發現有基因突變,便可以用一些針對EGFR的標靶藥。假如癌細胞沒有基因突變,使用EGFR藥物也無法帶來治療效果。
在香港,患上肺癌的亞洲裔及非吸煙人士,尤其是女性,如Victoria,有近一半機會有EGFR基因突變,可以接受針對EGFR的標靶藥物治療。
而檢測基因可以盡早確定病人適合的治療方案,毋須浪費時間試不同的藥物,對控制病情有很大幫助。
至於要檢測基因就需要病變組織進行化驗,例如以針刺或胸腔鏡手術等方法拿取樣本,然後醫生便可因應結果而建議適合病人的肺癌治療方案,例如有EGFR基因突變的可以使用「阿法替尼」、「厄洛替尼」等標靶藥治療,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則多以常規化療作為標準治療。
多年的臨床經驗顯示,標靶藥物的抗癌效果顯著,不但有效幫助抑制癌細胞,副作用亦較化療少,令病人可以有較佳的生活質素,而且終止治療的比率較化療低很多,更多病人可以持續及長期治療,因此能夠更好地控制癌病,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